青年教师成长专项: “CCF服务计算专委会走进高校”活动成功举行


e487beaa8683318b5eb3cfb388941be3.png

9月27日上午,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、教师工作部主办,北京交通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承办的“CCF服务计算专委会走进高校”活动在红果园多功能厅成功举行。
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浥东,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王忠杰教授,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李兵教授,浙江大学邓水光教授,北京邮电大学王尚广教授,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林雷蕾,烟台大学王莹洁教授,北京交通大学段莉、李超副教授等CCF服务计算专委会主任、副主任委员、执行委员、副秘书长出席,北京交通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副理事长陆杨参与筹备组织等工作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部分青年教师和校科技社团学生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。李浥东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,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。随后,五位专家分别作专题报告。

4b6c4f059ec1250f99a94787002d66f6.png

王忠杰以“服务计算与工业智能”为题,首先介绍了服务计算的范畴,并指出服务计算的新使命是把“企业智能”与“产业链协同智能”通过服务化方式深度融合:依托工业互联网将人、物、业务跨价值链互联,再以工业智能体生成并执行跨越企业边界的调控动作,从而实现企业智能、产业链协同智能、服务的复合。

fc5f61787b9fe4277bdef3adb1d2f851.png

李兵以“从认知服务到智能体作为服务”为题,强调智能体成为AI新定义和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路径,依托大模型实现“思行合一”,正快速服务化、生态化并落地多行业,国际标准与本土平台同步推进,开启智能体即服务新时代。目前,Thingo等原生平台率先落地,“所思即所达”的Agent即服务新模式为通用人工智能中国方案注入持续动能。

ae68218cbccbe1a1ec9e12422ed123f0.png

邓水光以“基于SNN的边缘智能探索与实践”为题,探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正陷入“大算力、高能耗”瓶颈,亟需类脑计算破局。其团队依托脉冲神经网络(SNN)构建感存算一体、事件驱动的边缘智能系统,在Darwin Mouse类脑计算机上实现亿级神经元、数百亿突触的仿生运算,为机器人、脑机接口、智能交互终端等场景提供超低功耗、实时响应的新范式。

8e84abd244966d659f4260a71c961c70.png

林雷蕾以“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的流程生成与推荐技术”为题,展示了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的流程即服务(Process as a Service, PaaS)新框架,该框架利用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自动进行流程建模、优化和跨模态推荐。他详细阐述了流程即服务、流程生成和流程推荐的过程,强调了流程优化的重要性和智能体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。

a9037a3aff759cb6ae9c4de304145842.png

王莹洁以“多空间群智感知与服务计算”为题,深入介绍了多空间群智感知计算的创新成果,包括数据驱动的任务分配、本地化轻量级多目标数据隐私保护机制,以及基于强化学习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。这些成果面向国家航空航天、低空经济与海洋强国战路需求,聚焦空天海信息服务计算开展多空间群智感知研究,赋能空天海全域应用。

5580472355216e83e63e185c291ac31d.png

精彩的报告结束后,与会专家和学生纷纷就报告内容中的创新技术、潜在应用以及科研前景等方面提出了众多问题。专委会成员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解答,整个会场充满了热烈的讨论氛围,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迸发。

CCF服务计算专委会走进北京交通大学活动圆满落幕,不仅拓宽了参与者的学术视野,还建立了一个促进交流的桥梁,加强了不同高校间的合作。未来,校青联将继续开展更多此类活动,助力学校青年教师交流与发展平台建设。


北京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

备案号:BJTUICP备201127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