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30日,“学经典,做明师”——25+共同体“中华经典百日研读”活动首场线上研讨会顺利举行。研讨活动由“中华经典助力教师,融入课程,着力培养有中国底蕴时代新人”课题组主办,北京交通大学知行组组织,北京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陈劲松主持。本次活动共吸引160余位共同体成员参与,北京交通大学7位学员分享了心得体会。
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文海涛老师分享了对《论语》原文的理解。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”这句话与“学而”篇首相呼应,“人不知而不愠”是从学习的态度来论,如果不被理解,也应该乐观自信;最后一句则是从知人和知己的角度,探究学习在识人工作中的重要性,学习不仅是手段,也是结果;学习不仅仅是要掌握知识和技能,也是对生命的关照。文老师结合生命体验,认为如果养成“患不知人”的习惯,就能经常反省自身的不足,从而更加主动地提升自身的各种能力,不断地发现别人的优点,并保持识人的意识和能力。
宋颖老师系统地分享了自己对学习之“乐”的认识和理解,指出承担社会责任的理性之乐是人性和文明发展的需要,并且乐于与志同道合的人一道付诸实践,推己及人,内圣外王,从而引导社会向理想发展,最终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,将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理念一以贯之地、不遗余力地推行下去。
郑凯老师重点分享了对“学而”篇的精神实质与北京交通大学“知行”校训内在一致性的理解,并认为学习是门径,经过不断的学习,才能由凡入圣,成为君子,才能有所成就,进而获得来自内心的愉悦。
刘中磊老师在分享中用“一体两面三层次”来概括“学而”篇的内涵:一体是“学”,其内涵还应包含“修炼”;两面是“治学”和“为人”,治学和为人是一致的;三层次包含“道、术、势”,不断推动治学和为人水平的提升。
李勇老师从对《说文解字》中“学”字的分析入手,指出“学,觉悟也”,并认为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体验,“学而篇”描述的正是学习、人生的三个境界、三种体验。
梁艳平老师在回顾自己参加活动初衷的基础上,集中分享了对活动的整体理解,并就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建议。
郭华瞻老师在分享中重点分析了《论语》列“学而”为第一篇的深意,分析了“学”的重要意义、学习的三种途径,提出了“学非外在于人”的认识。
本次研讨活动获得了25+共同体的高度肯定。从春侠老师认为,作为25+共同体“中华经典百日研读”活动的首场研讨活动,北京交通大学高度重视,组织有力,交流分享精彩有深度,开了好头儿;文海涛老师高度赞赏了理工科院校老师热爱传统文化的精气神。
“中华经典百日研读”活动共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、北京交通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、山西财经大学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、广西科技大学、沈阳工业大学、沈阳药科大学、新疆医科大学、西南石油大学、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、江苏理工学院、东莞理工学院、广东金融学院、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、天津职业大学、北京城市大学、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大学、学院及教育机构参与,学友近350人。本次研读聚焦儒家经典《论语》,辅以《史记?孔子世家》、《大学》及《礼记?学记》等文献,包含导学先学,个人研读、小组互动与主题研讨,晨读暮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,并倡导“学以致用、知行合一”的实践精神。在优学院平台上,学友们及时发表自己的研读心得,互相启发、砥砺切磋,真正发挥了学习共同体共同提高的作用。
北京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
备案号:BJTUICP备20112701